物理治療 醫學專欄

[衛教] 關於X光 你不知道的真相 頸椎篇

約有50%的成年人曾經歷過脖子痛的困擾,步入中年後,比例提高到將近70%。隨著行動3C的普及,頸椎引起的相關症狀已成為現代人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。如果覺得肩頸不舒服,你會尋求傳統整復、按摩推拿、拔罐針灸的協助,還是找物理治療師?如果照了一張X光,會不會覺得比較有被仔細檢查的感覺?如果照出來,發現明顯的退化,是不是代表狀況很嚴重?很難處理?

 

頸部痛

 

頸部引發的不適

 

「脖子痛?落枕了?」

 

頸椎引起的症狀很多,從局部痠痛到整條手臂發麻都有,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是落枕。有些人到傍晚最不舒服;有的人白天都沒事,但是半夜會被痛(麻)醒;甚至還有人睡醒才覺得很痛。

症狀的表現會因神經受壓迫的程度、受影響的區域而有不同,常發生於頭部、顏面、脖子、肩膀、上肢,有時甚至會影響下半身。

個案常常覺得緊、脹、痠、痛、麻,就算坐著不動依然很不舒服,很想藉著活動來伸展僵硬的組織。雖然拉完筋會舒服很多,但效果維持的時間很短,症狀過一下子又回來了。

 

醫學影像檢查

 

「我上週左手突然很麻,害我半夜突然醒過來。」

『有沒有去檢查啊?』

「有啊!但是沒幫我照X光。」

 

所有的醫學影像檢查中,X光擁有便宜、普及性高的優點,讓它成為最出名的影像檢查。無論是到診所或是醫學中心,如果沒有照上一張,好像沒有被仔細檢查一樣。如果可以的話,能來上一發核磁共振(MRI)就太完美了!

但這些影像檢查是否真的必要?我們在接受這些放射線之後,是否就能確定不適的原因?

 

醫學影像與症狀的相關性

 

「你會痛,是因為長了骨刺。」

「你會麻,是因為椎間盤扁掉,神經被壓迫了。」

 

事實真的是如此嗎?

X光呈現的退化,真的是症狀的來源嗎?

Chiropractic & Manual Therapies》在2015年收錄的一篇論文,針對此議題進行探討。研究取用了醫學影像常用來描述退化程度的3種數據,以及臨床常用的症狀評估法,想釐清醫學影像的發現症狀的相關性。

 

醫學影像的發現

  1. Kellgren and Lawrence osteoarthritis severity grade:0-4級
  2. 小面關節是否有骨性膨大
  3. 鈎狀突是否有骨性膨大

症狀的描述

  1. 視覺疼痛量表(VAS)
  2. 是否存在頭痛、頸部僵硬、肩膀轉移痛、手部的神經根症狀、手麻

 

研究最後得到結論:頸椎的醫學影像結果,與個案主觀感受的不適,二者相關性很低。也就是說,症狀的嚴重程度,和椎間盤間隙縮小頸椎的骨性增生無關。

 

醫學影像所發現的「現象」,與個案經歷的「症狀」,不一定有因果關係。就好像我今天過馬路,剛好看到車禍,不代表車禍是由我造成,兩個獨立事件只是剛好在同一時間被觀察到。如果今天只依靠醫學影像的結果,沒做其他檢查,就直接認定疼痛是因為骨刺,這個推論過程是有瑕疵的。

 

醫學影像在臨床檢查上非常重要,像是發現腫瘤、癌症、骨折、變形等,它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,但不可無限上綱,把所有的疼痛都歸因於「退化」。事實上,很多疼痛是因為局部組織失去平衡所造成的,與這些「骨刺」相關性甚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