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理治療 醫學專欄

[衛教] 冰敷不再推薦 立刻停止冰敷的5個理由

夏天即將進入高潮,解暑的秘密就算藍又時不唱,相信大家也都會認同,來碗冰絕對是不變的定律。而在傷害後急性期的處理,無論運動圈、醫學界,冰敷也廣泛的被大家視為鐵律。但冰敷真的像教科書說得這麼神嗎?

20170622215333 62

 

急性傷害的處理

腳踝扭傷怎麼辦?跌倒挫傷怎麼辦?韌帶拉傷怎麼辦?手指折到怎麼辦?相信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冰敷,不然就是廣東○○粉。教科書提到,受傷後48小時,仍有組織液不斷滲入組織間隙造成腫脹,因此傷後兩日內都建議使用冰敷。這也一直被大眾視為圭臬,奉為聖旨。

 

冰敷的功用

冰敷一直被認為是處理傷害的神兵利器,主要是因為低溫會麻痺感覺,收縮血管,可以止痛、抑制發炎、減少水腫、降低新陳代謝,所以能降低傷害的影響。直到最近,這個傳統的錦囊妙計不斷受到質疑和挑戰。

20170622233921 76

 

不建議冰敷的原因

 

冰敷不舒服

隨著冰敷表皮的溫度逐漸降低,約在2分鐘之後,會出現疼痛、灼熱的感覺,未蒙其利先受其害。但在適當的溫度及時間下,冰敷的確能麻痺神經,進而止痛

 

冰敷減少血流效率差

原本期待冰敷能夠降低血流,但是效果卻不如預期。冰敷10分鐘後,皮下2公分的血流量只減少不到10%,真是等到花兒都謝了。要減少血流不如使用彈性繃帶直接壓迫。而冰敷超過12分鐘,深層血管會開始舒張,沒錯就是舒張,和冰敷會收縮血管的理由背道而馳。

 

冰敷降低廢物代謝速度

傷害發生後,身體開始全面動員,救難物資從各地透過血管帶入災區,而重建時產生的廢物也順著血流移出災區。這個時候如果使用冰敷降低血流,就跟在搜救黃金期封掉災區的聯外道路一樣瞎。

 

冰敷降低運動表現

冰敷會麻痺神經,減少血流,但同樣也會使肌肉收縮,增加組織的黏滯度。與運動表現息息相關的肌力耐力爆發力協調性都會因為冰敷而降低。

 

冰敷被當初的提倡者否定

Mirkin醫師在1978年率先提出急性期使用冰敷,但在2016年收回了當初的建議。他老人家看了許多文獻,提出新見解:受傷後6小時內,如果想止痛,可以冰敷10分鐘,最多2次,但中間要間隔20分鐘以上。

 

停止迷信冰敷

冰敷窮的只剩下止痛,整體弊大於利,第一助手哲哲建議,如果不是為了止痛,請停止冰敷,它已不再是神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