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分享 物理治療 顱薦椎 筋膜

[顱薦椎] 腰部緊繃 隱藏的張力源居然來自這麼遠的地方

有運動習慣的人常常會發現運動後肌肉緊繃,即使運動結束後勤拉筋,依然無法完全避免。直觀上我們會認為「出力的肌肉比較容易緊繃」,但有時候緊繃可能來自我們完全沒想到的地方。透過顱薦椎技術的傾聽法、抑制法,可以抽絲剝繭,找出關鍵的隱藏張力源。

運動導致筋膜緊繃

 

L先生在一次例行性的重訓後,發現腰部緊繃的情況。重訓的時候覺得肌肉充血飽滿而舒適,但在休息後發現腰部的狀況有別於平日,因為過去曾有腰痛的經驗,為求謹慎,前來尋求哲哲的協助。

主要鍛鍊項目是硬舉,訓練的目的是掌握正確的發力,因此採用低重量高次數的方式,慢慢掌握各部位的統和協調。在完成主要課程後,輔以其他輔助肌群的強化,像是上背肌群、背闊肌等。

 

顱薦椎技術的精隨:傾聽

經過能量偵測加上局部傾聽,發現腰部張力點主要來自右邊的薦髂關節,但這次哲哲沒有直接針對此關節下手,而是跟著內在醫師的指示,先放鬆呼吸橫膈。手放定位後,馬上發現胸腰交界處的筋膜非常緊繃,在短短的數秒間,組織釋放的非常活躍。

待其釋放到了一個段落後,發現有股來自右腿的張力,這時哲哲回到腰部傾聽,發現拉向薦髂關節的力量向外偏移,同樣指向了右邊下肢。為了確認張力來源,哲哲分別在髖關節、膝關節使用抑制法,發現源頭來自膝蓋後方的膕窩。

「我的肌肉怎麼一直在跳動?」連L先生都驚訝的發現膕窩的組織釋放程度更甚胸腰交界處。股二頭肌不停的蠕動,就像一張大嘴將哲哲的手吸入其中。隨著組織的釋放,腰部受到的拉力也越來越弱,但哲哲發現,腰部仍有一股深層的張力線存在。

為了探尋這頑固的張力線來源,哲哲在膝蓋仔細的傾聽了一番,發現膝蓋外側也有個往下的拉力。就這樣一路摸索,最終在後距腓韌帶施行抑制法的時候,腰部的張力線也隨之消失。事已至此,解開踝部的組織受限後,也宣告著課程的結束。

放鬆筋膜常常需要迂迴的處理

 

放鬆筋膜的最佳方法

「為什麼內在醫師不直接要哲哲做腳踝的釋放呢?這樣不是更快,效率更好嗎?」這個念頭剛出就馬上被否定,直線的道路可能距離最短,但是旅程不一定最輕鬆快速。就好像爬山,為了到達山頭,可以選擇迂迴的山路,或是選擇直線的攀岩。

山路可能九彎十八拐,來回曲折的途徑看起來非常沒效率,卻是條坦途;攀登山壁,直觀上是個最快速的方式,但路途可能崩塌,可能有落石,會發生什麼事誰都不知道,花費的時間可能很快,也可能無功而返。

放鬆筋膜也是這個道理,沒有預先拆開包裹在外層的束縛,如何去釋放深層的組織?只有將它一層一層的處理,才有辦法發現最終的源頭,打破既有的代償。